雾度仪主要用于透明材料光学性能的检测,是管控透明材料光学品质的重要设备。有用户在使用雾度仪测试样品的过程中,发现多次测量同一样品的测试结果不一致。那么,雾度仪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怎么回事?本文对雾度仪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做了介绍。

雾度仪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怎么回事?
1.仪器状态影响
仪器未经过充分预热,多数的雾度仪需预热30分钟以上,以稳定光源和探测器,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另外,仪器校准过程不规范或者仪器校准过期,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
2.测试样品影响
样品的厚度、表面状态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如果样品表面存在灰尘、指纹、划痕,或测量时样品放置位置、角度每次不同,会导致光线穿透或散射路径发生变化,进而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同。
3.测量操作影响
测量操作的变化也会影响测试结果,若在测试的过程,测量区域选择不同,或者测试的温湿度发生变化,周围存在强磁场的干扰,会影响仪器光路系统的稳定性,最终导致多次测量结果出现偏差。
怎么保证雾度仪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?
要想保证雾度仪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仪器校准规范
仪器开机后要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要求进行充分的预热,待仪器稳定后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对仪器进行规范的校准,校准周期建议遵循仪器说明书要求,避免因校准过期或光源老化、探测器灵敏度下降导致基准偏移,影响测试结果。
2.测试样品规范
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,要保证样品表面无杂质、污迹等,用无尘布彻底清洁样品表面,去除灰尘、指纹、油污等杂质;另外,样品放置时确保样品完全贴合测量口径、无偏移或倾斜,且每次测量区域一致。
3.测量操作规范
在测量同一样品的雾度时,仪器的测量参数要一致,不要前后不统一;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,避免触碰仪器或样品,防止震动影响光路稳定性
4.操作环境规范
在雾度仪的产物规格参数中,对雾度仪的使用环境都做了相应的要求,通常操作温度范围0~40℃(32~104°贵),存储温度范围-20~50℃(-4~122°贵)。避免温湿度剧烈波动,且远离强电磁设备和直射光源,减少外部干扰对仪器电路及光学系统的影响。




